朱口鎮龍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童安忠,家有5口人,2015年父親因癌癥去世,治病花費十幾萬元,家庭一度陷入困境。在在鎮扶貧辦、掛鉤幫扶人及村兩委多方的關懷幫助下,一家人攜手奮斗,走出困境,圓了“脫貧夢”。 自力更生,發展產業 童安忠在參加2017年朱口鎮扶貧辦舉辦的“雨露計劃”培訓班后,充分利用起自家的10畝魚塘,于年初的時候購買3000尾魚苗來進行放養。每天大清早的早起去河邊收割魚草喂養魚苗。至下半年的時候,利用龍湖圩天,節假日,擺攤販賣魚,一年增收1萬余元。 作為一名農民,童安忠不忘自己的“老本行”,種植水稻7畝和制種13畝。童安忠并不是埋頭苦干,自己耕作,而是積極參加鎮扶貧辦舉辦的“雨露計劃”培訓班,提高種植技術,還會經常找農技員討論種植中遇到的困難,找到解決辦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術。2018年水稻收入5000余元,制種收入25000余元。 學習技能,拓寬渠道 妻子陳紅在鎮扶貧辦、鎮婦聯及村兩委的幫助聯系下,積極參加縣婦聯舉辦的“巾幗精準扶貧家政”培訓班,提高家政服務的技能。幫扶人知悉陳紅參加家政培訓班,獲得一定的家政技能后,介紹陳紅到廈門做家政服務,每月增收3000余元。 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大兒子小杰知道自己家境困難,因此比他人更加的努力,經常學習到深夜,經過高中三年的努力,2017年考入蘇州大學,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鎮扶貧辦也積極為其申請助學金,每年可獲得助學金5000元。 在大學期間,小杰并沒有對自己有所放松,而是繼續努力,經常去圖書館,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工作,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增添光彩,也為今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童安忠一家人團結奮斗,通過自身的勤勞努力,不僅摘了“貧困戶”的帽子,還堅定的向致富的道路前進。(朱口鎮 童蘭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