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開善鄉巖坑村貧困戶傅貴榮種植的5畝竹蓀獲得豐收,樂得合不攏嘴。 他說,種植竹蓀技術并不繁雜,關鍵在于掌握好溫度,3月份開始種植,七月份就可以采收,一直到九月份結束。竹蓀采收以后,把竹蓀的帽殼拆除,再進行烘烤,烘干的竹蓀價格要比新鮮的竹蓀高出幾十倍。今年價格在120元/斤,截止目前共采了180余斤,今年銷路好,明年將擴大種植面積。 “以前我們只知道利用這些土地種一些煙葉和水稻,扣除成本,根本賺不了太多錢,現在政府給了我們好政策鼓勵我們種植經濟作物,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备蒂F榮說。 據了解,傅貴榮種植竹蓀得到了中央扶貧資金補助,這項政策是專門鼓勵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通過申請、實地考察、公示等流程,成功申領到補助金額1萬元。這項政策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近年來,開善鄉集中優勢,結合本鄉實際情況發展產業,以“企業+貧困戶”、“村集體+貧困戶”、“企業+村集體+貧困戶”等捆綁式,幫助貧困戶解決產業發展規模小、單一、收入較低、不穩定等問題。同時,出臺相關產業扶貧補助政策,鼓勵貧困戶產業發展,促進家庭增收,對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項目進行補助,有效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拓寬增收渠道。(開善鄉 李敏慧 章丁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