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探索三明市泰寧縣朱口鎮地方發展新道路,順應當下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近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助學助農心向黨,青春筑夢泰寧行”暑期三下鄉實踐隊在泰寧縣朱口鎮開展數字助農直播帶貨活動。此外,實踐隊還開設自我保護專題課程,聚焦留守兒童安全問題,提供自我保護課程,以及兒童繪畫特色課程,做到鄉村建設與鄉村教育兩手抓,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實踐隊成員直播推薦當地的特色農產品 直播助農 樂購三明 科技賦能,青春助力。十九大報告指出,“三農”問題是關系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現鄉村振興。為深入探尋泰寧縣朱口鎮鄉村振興發展之路,推動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變為新農資,本次“助學助農心向黨,青春筑夢泰寧行”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與當地政府合作,運用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在“中國綠都,樂購三明朱口鎮”直播間進行直播售賣本地優質農產品。通過產品介紹、現場試吃等環節為泰寧當地的胚芽大米、深山野蜂蜜、茶油、野生小魚干、蒸薯、花生、魔芋晶、紅糖、楊梅蜜餞等農副產品代言。精彩的直播解說和活躍輕松的直播氣氛吸引了眾多網友的觀看。本場的直播實時點贊量達到5.8萬。 泰寧特色楊梅蜜餞 實踐隊成員在為直播做前期準備工作 科技助農,振興發展。通過本次的直播,實踐隊成員看到了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開特色農產品銷路的良好成效。在接下來的幾天,實踐隊將繼續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運用直播的形式打開泰寧特色農產品銷路,為廣闊鄉村搭建農產品流通新平臺。讓農村特色農產業贏得更多發展機遇,為順應構建數字鄉村發展趨勢助力。 實踐隊成員現場直播畫面 守護童年 伴夢成長 為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提升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知識技能,7月12日,實踐隊在泰寧縣朱口鎮第一中心小學開展主題為“自我認知與保護自我”的性教育心理健康課程。課程設計分為“不要隨便碰我”、“撐起自我保護傘”、“時光膠囊”、“詩歌創作”四個模塊,通過閱讀繪本、問答互動、聆聽故事、情境模擬等方式,告訴兒童要保護好自己泳衣遮蓋住的部位,不讓他人隨意觸碰,同時也不能隨意觸碰他人的隱秘部位。本次課程增強了兒童自我保護的意識,幫助兒童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和責任意識。 實踐隊隊員正在進行“不要隨便碰我”保護自我專題課程 “時光膠囊”、“詩歌創作”的課程環節設計深受兒童喜愛。留守兒童可以在領取的信紙上,通過書信或寫詩的形式,表達對他人的思念或者對自己的期望,以期最大程度改善和提升兒童的自律性,激發其對未來的思考活力,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實踐隊隊員正在給孩子們發放信紙 童真繪畫 綠色同行 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激發兒童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兒童學會判斷、分析垃圾類別,實踐隊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朱口鎮第一中心小學開設了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自然教育課程。課程介紹了垃圾類別、如何分類、“回收利用”的標志等等,并引導兒童通過DIY手抄報的形式,幫助兒童進一步理解、鞏固環保知識,學會垃圾分類知識,樹立垃圾分類意識。 孩子們在環境保護特色繪畫專題課上認真繪畫 孩子們正在展示這節課的繪畫成果 本次支教課程以“知識講述+繪圖”的形式開展,以新穎的授課方式融入課堂,提升了兒童的專注度和參與感,讓環保意識從小樹立在心中,讓環保行為伴隨在成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