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
- 防疫、扶貧、復工 “三戰”齊打,攜手走進“春天里”
?連日來,泰寧縣上青鄉堅持疫情防控、復產復工、脫貧攻堅“三結合”,防疫扶貧“兩手抓”,用實際行動消除疫情引發的“倒春寒”。
走進福建大源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現場,人員進入登記信息、測量體溫,并2020-04-22 - 你養殖,我護航,讓發展產業不再有顧慮! 近日,梅口鄉畜牧站技術人員前往李春枚家指導雞鴨幼苗的養殖,從放養場地、雞鴨日常喂養技術、常見病防治技術及場地消殺等逐項娓娓道來,一邊講解一邊詢問還有什么問題給予解答。
李春枚是梅口鄉擁坑村的精準貧困戶,10年前,因一場無情的大火,剝奪了她在如花似玉的年紀所擁有的一切,雙手致殘,花容盡失,終生二級殘疾,無法外出務工。為了照顧智力缺失的丈2020-04-22
- 【滿意在三明?文明泰寧】服務“親情化” ,幸福來敲門~看困難群眾用電“大變身”~
連日來,國網泰寧縣供電公司聯系下渠鎮、新橋鄉供電所,開展用電愛心延伸服務活動,10余名黨員兵分兩組,上門為戴火根、蔡秀珠兩位困難老人全屋更換老舊線路。2020-04-21 - 牧草變“金草”,種下產業扶貧“金苗子”~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連日來,趁著春耕大好時節,大田鄉料坊村支部書記鄒細勝的牧草種植基地里,工人們正辛勤的勞作著,整地、播種、灑水施肥,有條不紊,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這個月做了10幾天,一天有100來塊錢?!必毨袅未笫甯吲d的說2020-04-21
- “戰斗員”“快遞員”?來看看這位駐村第一書記的“七十二變”
在抗疫和扶貧路上,他主動擔當,帶頭作為。在疫情防控同時,他緊抓復工復產工作,在決勝脫貧時,他筑巢引鳳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他就是上青鄉江邊村第一書記邱昌先。邱2020-04-20 - “見底清零”確保貧困人口飲水安全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夯實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基礎,近期開善鄉組織開展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大排查工作,按片區入戶,逐戶落實“8個步驟”的排查復核工作,仔細查看水龍頭是否通水,水質是否清澈無異味,出水量能否保證正常供應,是否存在季節性缺水等現象,并認真填寫飲水情2020-04-20 - 雨天不忘貧困戶 雨中走訪暖人心
連陰漠漠鎖春寒。這段時間來,春雨連綿暴雨不斷,貧困戶房屋的建筑結構、防雨措施、有沒有滲漏、住得是不是安全?這些問題時刻牽動著大田鄉黨委政府的心。為此,大田鄉黨委政府高度警2020-04-20 - 不等不靠,小產業跑出脫貧“加速度”
煙葉地里,鄧鴻書一家仔細查看土壤環境、煙葉生長狀況以及病蟲害情況,有條不紊地進行整理、培土、施肥。坐在田間地頭休息片刻,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全是綠油油的煙葉,長勢茂盛??粗綍r迎風搖曳的“黃金葉”,鄧鴻書笑得合不攏嘴,心里樂開了花。
扶貧先扶志 邁出“第一步”
以前,鄧鴻書一家5口靠著1畝多魚、4畝多水稻以及在外打零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不溫不2020-04-20 - 【小康來敲門】肖繼金:回鄉反哺,做好鄉村振興“守望人”
今年58歲的肖繼金是土生土長的上青鄉東山村人,自2012年6月任東山村黨支部書記至今,他竭盡全力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帶領全村黨2020-04-09 - 【小康來敲門】下渠鎮:身殘志堅黃振春 花式竹編助脫貧
黃振春,下渠鎮大渠村貧困戶,因病腿部肌肉萎縮無法正常直立行走。但他并沒有向命運低頭,憑借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精神、勤勞的雙手和純熟的技術,花式竹編開創自己的脫貧路。
“快手平臺上看到有人賣這個蟈蟈籠,我之前當過學徒,上手比較容易就嘗試著在平臺上直播賣,現在雖然腿部肌肉萎縮嚴重,使不上力,但還能盡己所能補貼家用?!币浑p巧手,一把刀,幾2020-04-09 - 這個村兩委用實際行動,讓這位七旬殘疾老人住上新房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這首流行歌曲唱出了許多人對“有一個家”的渴望,也唱出了農村貧困殘疾人對家的夢想。
大田鄉諳下村的廖興才1950年出生,至今未娶,幾十年前抱養一女兒,現女兒早已出嫁,本人又因肢體三級殘疾,常年來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給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多年來依靠低保、殘疾人生活補助等維持基本的生活,個人收入微薄。
由于家里幾間搖搖欲墜的土坯房,每到下雨天就開始漏雨,房子2020-04-09 - 【小康來敲門】線上+線下“雙線”聯動,助力扶貧雙豐收 噼里啪啦~~~
一陣熱鬧的鞭炮聲中
“泰果優鮮”水果店開門營業啦!
但關于它的故事,
可謂說來話長
……
家境艱難的“他”
范彥勤是泰寧縣梅口鄉梅口村人,原家中父親因患肝病喪失勞動力,且需大額醫藥費支2020-04-08
- 當脫貧攻堅遇上疫情防控,開善鄉雞鴨何去何從…… 春節前后本是雞鴨等肉禽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人們減少走親訪友和聚會宴請,市場對肉禽的需求急劇下降,導致開善鄉雞鴨等肉禽產品滯銷,給貧困戶養殖家庭帶來極大損失。?
為減輕部分貧困戶家庭負擔,開善鄉多舉措助力解決貧困戶滯銷的雞鴨,增加貧困戶日常收入,提升服務溫度,減輕農戶焦慮。鄉扶貧辦聯合工會向雞鴨自銷貧困戶購買雞鴨,作為工會福利分發給鄉2020-04-08
- 【小康來敲門】脫貧路上,他以制種結出“金果”點亮人生 這段時間,要忙著嗮田、去雜。雖然天氣不好,但也耽誤不得?!?
經過幾年制種,31歲的廖德勤成了農田里的“土專家”。
01
廖德勤一家4口,是泰寧縣杉城鎮帳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年幼時因病導致聾啞,屬聽力言語一級重度殘疾人,妻子同為聾啞人,夫妻育有兩女,大女兒在念幼兒園,小女兒尚為學齡前。2020-04-07
- 春筍“挖”出增收路 三四月,正值春筍挖筍季,也是筍農們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候。春筍不僅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也是讓筍農、貧困戶增收的一大經濟來源。
這個時候是開善鄉余地村貧困戶廖學勤最忙碌,也是最開心的時候,對于他來說,忙碌背后帶來的是辛勤汗水換來的“不菲”收入。2020-04-07
- 這位貧困戶,當了三年“萬元戶” “今年鎮里產業補助方案出來了,我還是老樣子,種煙葉,下半年再制種,就可以把這一萬塊拿到手了,我都連續3年拿滿!”
三年來,江東平從一名“貧困戶”搖身一變成了“萬元戶”,鎮里的產業補助幫了大忙。
江東平目前每年種煙面積都有17畝左右,僅種煙2020-04-07
- 【小康來敲門】白黃紅”為脫貧增添色彩 “像稻不是稻,叫瓜不是瓜,葉中包白筍,人人愛著它”,這是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則謎語,謎底是“茭白”。近日,新橋鄉大源村田間好生熱鬧,村民正在追趕春光搶農時,大家三兩成群,其樂融融的種植著茭白。2020-03-25
- 在回訪中,他說:滿意,感恩... 日前,大龍鄉殘疾人專職聯絡員小楊給張地村聽力與視力三級殘疾的村民張先科打電話,進行輔具適配后期回訪。
張先科是該鄉國定標準的低保貧困戶,與老母親相依為命,老母親年邁無勞動能力,他自己也是殘疾人。在一次貧困戶入戶摸底調查中,張先科說很需要一副助聽器,隨訪干2020-03-25
- 20畝農田1700余捆茭白苗,黨員為他種下綠色希望
日前 ,在梅口鄉大洋村江家嶺組,鄉里的黨員忙碌地在田里種植一捆捆類似水稻一樣的作物。
這是茭白苗,1700余捆種植在20畝的農田里。而這片田地,是擁坑村貧困戶李文貴的。
李文貴家里3口人,母親高齡在家,兒子是一名在讀大學生,本2020-03-25 - 愛心慰問貧困戶 濃濃關懷暖人心
近日,泰寧靜心學會慈善機構走訪慰問大田鄉內重度殘疾和智力障礙的貧困戶,詳細詢問他們的家庭狀況和身體情況,送上慰問信和慰問金。(大田鄉 李水英 曹飛翔)2020-03-25
一边亲一边摸下面高潮视频